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中国志愿军不仅要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正面交锋,还不得不与同盟苏联展开微妙的较量。
这听起来有些让人费解,毕竟苏联是我们的盟友,怎么还要“较量”呢?其实原因很直接,苏联方面并不完全看得起中国志愿军,尤其是在空军领域,对我们指手画脚,甚至有些轻视和傲慢。
当时,志愿军空军司令由刘震将军担任,但他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空军作战经验。得知自己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后,刘震内心忐忑不安,甚至向刘亚楼请求换人选。毕竟,谁有经验呢?中国新成立的空军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,缺乏任何战斗底蕴。连新中国空军司令刘亚楼,也是在被迫上阵,初期连坐飞机都会晕机,但依然硬着头皮挑起了重担。
刘亚楼对刘震进行了鼓励,并郑重告诉他:这次任命是彭德怀元帅和高岗同志的决定,经过周恩来总理审定,毛主席批准的,既然中央决定了,就必须承担责任,不管愿不愿意!
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革命,刘震也只能咬紧牙关,扛起这份沉甸甸的使命。于是,这位毫无空军经验的将军,带领一支刚刚组建的空军部队,毅然踏上了前线。
展开剩余74%中央政府清楚空军经验不足,因此特意请来了苏联空军顾问克罗洛夫少将,协助刘震指挥志愿军空军。但刘震没想到的是,克罗洛夫刚到前线就与他发生了严重分歧。
空军要打仗,第一步就是要建设空军基地,而在基地选址上,两人意见相左。克罗洛夫坚持认为,空军基地应设在朝鲜前线,方便起降和指挥调度,这也是世界空军的惯例。
但刘震则担心,把基地建在朝鲜前线会遭到美军轰炸,损失惨重。毕竟,中国还未正式对美开战,志愿军是以“志愿军”名义作战,美军没有理由轰炸中国本土。如果基地设在国内,安全性会高得多。
然而,克罗洛夫态度傲慢,认为刘震的想法不合规矩,坚持让他听从自己。双方僵持不下,只能请彭德怀元帅来裁决。
彭德怀对此事非常有经验,也极为慎重。他想起了中央苏区时期,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军事顾问如何不懂中国实际情况,指手画脚,给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,导致红军不得不长征。前车之鉴依然历历在目。
不过,彭德怀也知道苏联顾问对刚成立的志愿军空军帮助不小,不能直接顶撞。于是他委婉地对克罗洛夫说:“将军的建议很好,但朝鲜那边建基地条件复杂,不如先在国内建,待条件成熟后再迁入朝鲜。”
在彭德怀的调和下,克罗洛夫也只能暂时服从。
1952年2月10日凌晨,刘震早早起床,悄悄下令空军执行突袭任务,却没有通知克罗洛夫。
为何不通知?因为刘震多次与克罗洛夫沟通,想趁凌晨时分发动突袭,出其不意打击美军飞机,但克罗洛夫始终反对,认为志愿军空军缺乏经验,风险极大。谈判无果,刘震索性悄悄行动。
在他的指挥下,空军第四师34架飞机出动,与美军激烈交锋。美军完全没料到中国空军会主动迎战,措手不及。甚至著名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少校被我军大队长张积慧击落,当场阵亡。
戴维斯是美军中最顶尖的飞行员之一,自入朝鲜战场几个月内已击落我军14架飞机,曾多次获得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的嘉奖,因此这次被击落震动了整个美军阵营。
当消息传到克罗洛夫耳中,他正吃早餐,震惊得目瞪口呆,简直不敢相信。确认后,他激动地冲向刘震办公室,紧紧抱住他,连声赞叹:“这简直是奇迹!你们居然击落了戴维斯,中国飞行员真了不起!”
从此,克罗洛夫不再轻视中国空军,作战前必先征求刘震意见,双方的争吵也随之减少。
这个故事深刻告诉我们:尊严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的,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,必须用实力去证明自己!
(参考资料:《刘震回忆录》《朝鲜战争》《文史博览》)
发布于:天津市启泰网-股票如何配资-最新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