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引言】
假如你走进2025年光伏行业的会议现场,看到的是座无虚席、场面火热的讨论,但同时,另一张画面却显露出让人心头一紧的现实:多数企业深陷亏损的泥潭。这矛盾的一幕,不禁让人疑问,趋势向好却业绩冰冷,这是光伏行业的必然宿命吗?而这个行业,真的还有未来吗?
【第一高潮】
光伏行业的现状态得上是“冰火两重天”。一边是像隆基绿能、爱旭股份这样的行业领头羊开始扭亏为盈,仿佛在这个冰冷的周期中点燃希望;另一边,更多主产业链企业却在寒冬里苦苦挣扎,不同程度地面临巨额亏损。更讽刺的是,当少数盈利企业冒头后,还有客户质疑他们“怎么还能赚钱”,赚钱反倒变成了“不道德”的事。那么,光伏行业的 “内卷”问题,真的是无解的吗?
【发展过程】
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先拆解光伏行业的现状。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子板块,光伏行业本应该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。然而,就像家里买电器只挑便宜货一样,光伏企业之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不惜用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去竞标。这导致整个行业产能过剩,供需严重失衡,最终陷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。
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就特别提到了这个问题。他指出,企业恶性竞争的背后,是行业资源管理的混乱。低价竞争让一些优质企业难以为继,而落后的产能却迟迟无法出局。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,有需求却买不到高品质产品,反倒成了这一连串问题的直接受害者。那么问题来了,谁应该负责改善光伏行业的“内卷”呢?是企业自律?还是政策“出手”?
普通人的反应就更真实了。一个在光伏项目中担任设计工作的老张说:“我们现在也不求赚大钱,就想着别亏就行。大家都在‘卷’,谁先停谁就是输。”他说,如果行业没有明确的规则和规范,最终只会是“大家一起亏”。
【第一低潮】
光伏行业的“内卷”,看似人人喊打,但背后却远没有那么简单。就拿政府政策来说,确实在多次会议中强调要优化行业生态,但还是真正的“治本”措施并没有到位。比如说,有专家建议要引导市场去清除落后产能,但如何界定“落后”?一刀切的政策可能会让不少中小企业彻底失去生存机会;而模糊的标准,又让那些在低效产能周旋的企业有了继续拖延的机会。
更大的问题是,除了一些顶层设计的信号和政府表态之外,具体执行层面依然缺乏力度,让业内的“恶性竞争”问题没有根本改观。有人甚至提出,是否需要行业协会出面扮演裁判员的角色?然而,这种做法虽然能短期内控制市场失序,但可能又引来新的争议:光伏行业主流企业是否会凭借协会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割小企业的“韭菜”?
这一切的问题并非没有反对之声,一些中立声音提出,其实行业的竞争未必是坏事,正是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,技术得以快速发展,成本也被极大压缩。这种“优胜劣汰”的市场规律也许不过是阶段性的阵痛罢了。然而,这个观点说服力有多大,就值得细细琢磨了。
【第二高潮】
就在光伏行业被“内卷”的泥沼拖得越陷越深时,一些企业却展示了别样的打法。比如爱旭股份和隆基绿能,他们并没有继续卷“价格战”,而是选择了技术升级,开发出了所谓的BC组件,努力通过国际市场打开新的出路。在今年二季度,爱旭股份成为首家单季扭亏的头部企业,这样的案例让市场重新燃出了希望。
更有趣的是,某些辅材企业如信义光能和永臻股份,尽管看似赚了一点钱,却面临了来自“同行”的巨大舆论压力——他们的盈利消息刚刚公之于众,就有客户对此疑惑甚至不满。有人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“光伏里的邻里关系”,意思是大家都在赔钱的时候,突然有谁赚钱了,就显得特别“扎眼”。
这些公司的表现,让人开始思考,光伏材料和技术研发究竟能否成为突破内卷的关键?毕竟,如果技术能够继续迭代,降低全产业链的成本,光伏的市场规模和利润率都会出现改善。然而,这是否真的能激活整个行业,还需要更加全面的行业治理和市场配套措施。
【第二低潮】
就在大家对技术路线抱有期待时,新的难题却又牵制住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脚步。一是隐形的国际竞争风险。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一直以“大而全”著称,但随着全球市场对“中国制造”的依赖逐渐减轻,欧美国家正试图通过政策壁垒限制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。这无疑让依赖外销的企业雪上加霜。
二是市场准入门槛的调整。在企业呼吁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,如何避免政策过度干预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?比如,过高的技术壁垒可能会让一些中小企业失去上升通道,形成行业巨头垄断的局面。而这种情况显然也不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。
更现实的一个麻烦是,尽管政策开始释放出“松绑”的信号,但从短期来看,光伏行业的困局,大概率不可能一夜之间得到解决。这让不少落后产能企业像病人一样,在夹缝中等待救命药。一纸政策救得了企业的命,但是救得了行业的信心吗?
【写在最后】
光伏行业总是被高喊“未来可期”,但走到今天,光辉几乎被日渐加剧的内耗遮住了。这个行业告诉我们一个冷酷的事实:技术的领先和市场的容量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赢家和输家的边界越发模糊,甚至赚钱都会被视作“刁民”。
换句话说,大家都希望“内卷”停止,可真正能把现状改变的,又有几个人敢站到台前?是倒逼改革的政策,还是企业自己的“觉醒”?这依然是光伏行业的一道未解难题。
【小编想问】
你觉得在内卷如此严重的情况下,光伏行业是应该靠政策强行出手来规范,还是应该听任市场自然优胜劣汰?如果是政策干预,会不会最终只是扶持头部企业?而市场竞争,又能比政策更彻底地清除顽疾吗?欢迎评论区聊一聊你怎么看!
启泰网-股票如何配资-最新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