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掌握主动权?
为什么要掌握主动权?因为这关系到自由的拥有。为什么要自由?因为只有自由,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人。为什么要当一个人?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不留遗憾,活得有意义。无论是个人,还是国家,都必须掌握主动权,因为弱国无外交。军队必须掌握主动权,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大炮的射程之内。
既然主动权如此重要,那么究竟什么是主动权呢?简单来说,主动权是指在一件事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权利。拥有主动权的人,可以按自己的意图行事,这不仅是一种权利,更是一种自由——选择的自由。
无论是历史上,还是现实中,不论是国家之间,还是个人之间,不论是在商业竞争还是在战争的战场上,主动权的争夺都至关重要。《孙子兵法》中便提到,“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”。这其实是在讲主动权的问题,优秀的指挥官能够调动敌人,而不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。通过调动敌人,他们能够灵活选择战斗的时间与地点,从而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出击,达到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利益。
展开剩余77%1950年9月5日,毛主席在中央第九次会议上提到:“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,但如果一定要打,我们就让你打。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,你打原子弹,我打手榴弹。找到你的弱点,跟着你打,最终战胜你。”在朝鲜战争的战场上,正是通过这种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战略,从最初的被动局面逐步转为主动,打破了敌人的节奏,掌握了主动权。
在中国历史上,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李靖的讨论也充满了对主动权的重视。李世民认为,兵法的千条万句,归根结底就是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。这就是说,只有掌握主动权,才能调动敌人,左右战局,而不是被局势束缚。
所以,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和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有着相似的思想核心。它们强调的是如何掌握战场的主动权,如何引导局势走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,而非被动接受。
毛主席的战略思维
1965年3月,毛主席在会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时,生动地讲解了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这一战略。毛主席形象地解释道:“打仗的办法有两条,一条是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。什么叫你打你的?就是他打过来,我让他打不到。什么叫我打我的?我集中力量,狠狠地打他,把他吃掉。”
这一段话揭示了主动权背后的智慧:不仅要了解敌人的弱点,还要避开敌人的强项,打击敌人的软肋。选择适合自己的战法,利用时机和地利,将敌人的劣势放大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胜利。
历史与实践中的主动权
1947年4月的正太战役期间,毛主席首次明确提出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原则。当时,红军正在集中力量歼灭国民党军,而国民党则企图通过平汉线向南增援。毛主席指示道:“不要理会敌人的增援,集中全力打击正太战役,彻底把敌人置于被动。”此举正是典型的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策略——全力攻击敌方的弱点,而非纠缠于敌人的强项。
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也多次强调过这一战略理念。他说:“你打,我就打上你;你不打,我就让你打不到我。”他还指出:“我们打仗时,如果有机会吃掉敌人,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吃掉它;如果时机不成熟,我们则采取回避战术,等待时机来临,再将敌人一口口地消灭。”
主动权的核心:扬长避短
通过这些实践,我们可以看出,掌握主动权的核心就是“扬长避短”。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,避开敌人的强项,集中优势力量打击敌人的弱点。这是确保主动权的关键所在。
如何掌握主动权?
掌握主动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1. 立足自身优势:首先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敌人的弱点。当敌人进攻时,要让他打不到我;当我进攻时,要集中优势兵力,摧毁敌人。
2. 集中兵力,歼灭敌人: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,一点一点地削弱敌人。毛主席形象地比喻道:“你有十个指头,我先不管其他九个,集中力量打掉你一个。每打掉一个,你就少了一个指头,直到敌人被完全消灭。”
3. 选择有利时机与地点:主动权的掌握不仅是力量的比拼,更是时机和地点的选择。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,灵活调整,不让敌人主导战局。
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,虽然强者往往更容易掌握主动权,但这并不意味着弱者就没有机会。只要有正确的战略眼光和实际可行的方法,弱者也能逆袭,改变局势,最终掌握主动权。
掌握主动权,不仅仅是为了战胜对手,更是为了在复杂的局面中保持自我,不断优化策略、提升决策,最终在生活与事业中走向成功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泰网-股票如何配资-最新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