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嘉诚预警:2035年前,握紧这4样东西,未来十年不慌
早上在楼下菜市场买菜,张阿姨一边挑带着露水的青菜,一边跟我念叨:“儿子最近天天加班,还总愁房贷要还三十年,手里那点存款,说不准过几年就不值钱了,连给孙子买进口奶粉都得算计着来。”小区长椅上的大爷们也常凑一块儿聊,说这几年日子过得比以前谨慎,不敢乱花钱,更怕往后十年出点岔子——毕竟上有老下有小,手里没点“踏实东西”,心里总发虚。其实不光咱们普通人犯嘀咕,连商界里一直看得比较远的李嘉诚,今年初股东大会上一句话,让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:他说往后十年,攥着房子和存款,不如换成四样硬通货。这话听着简单,可到底是哪四样?
第一样:谁也拿不走的“健康本金”
说真的,这两年身边人越来越明白:健康不是“可有可无的加分项”,是日子能过下去的“本金”。你就算有套房、有存款,要是躺病床上,钱得填进医院,人还遭罪,啥都白搭。
李嘉诚自己就常说“健康是最大的财富”,这话不是空话。国家卫健委2023年发的《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》里写着,咱们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27.78%——意思是100个人里,不到28个人能真正做到“懂健康、会保健”。你看小区里那些身体硬朗的大爷大妈,不是天天闷家里,而是雷打不动地散步、打太极,每年还主动去体检;年轻人里,现在也越来越多人放弃“熬夜拼业绩”,下班去跑跑步、学个瑜伽,因为大家都懂了:没个好身体,挣再多钱也没福气花。
展开剩余70%往后十年,别觉得“健康”是句口号。每天抽半小时动一动,每年花几百块做个体检,少吃点重油重盐的外卖,把身体养得结实点——这才是最靠谱的“硬通货”,谁也抢不走,还能帮你省掉一大笔可能的医药费,日子才能过得不慌。
第二样:饿不着的“技能硬本事”
前阵子楼下理发店的小王愁坏了,说现在线上剪发教程太多,简单剪发没人找他了,想转行又啥都不会。这事儿戳中了不少人:现在的工作哪有“铁饭碗”?要是手里没个“饿不死的本事”,说不定哪天就被淘汰了。
李嘉诚说的第二样硬通货,就是“实打实的技能”。不是说要你考多高的文凭,而是学个“能落地、有人要”的本事。人社部2024年初的数据显示,咱们国家技能人才总量已经突破2.2亿,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——这些人里,有会修新能源汽车的技师,有懂养老护理的护工,还有能做智能家居安装的工人,他们不管市场怎么变,都有活儿干、有钱赚。
比如我邻居家的女儿,以前在超市当收银员,后来觉得不稳,就去报了国家补贴的育婴师培训,考了证之后,现在给人带娃,月薪比以前多一倍,还不愁没客户。往后十年,别光盯着“稳定工作”,不如抽时间学个技能:比如学新能源维修(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)、学养老护理(老龄化越来越明显),哪怕学个好厨艺、好收纳——这些技能就像“吃饭的家伙”,手里攥着,走到哪都饿不着,心里自然有底。
第三样:稳得住的“抗风险组合”
最后这一样,是跟“钱”相关,但不是让你囤存款、炒房子,而是搞个“稳得住的抗风险组合”——说白了就是两笔钱:一笔应急的“备用金”,一笔稳当的“安全资产”。
先说说应急备用金。央行2024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,咱们居民储蓄率大概34%,不少人喜欢把钱全存银行,但其实更重要的是“留够3-6个月的生活费”当备用金。比如你每个月花5000块,就留1.5万-3万放活期或者货币基金里,万一失业了、家人生病了,不用慌慌张张借钱。我同事去年被公司优化,就是因为提前留了备用金,才有底气慢慢找工作,不用随便将就。
再说说安全资产。不是让你买股票、投基金(那些波动太大,容易慌),而是选国家背书、风险低的。比如储蓄国债,财政部2024年的发行计划里,一年发好几次,利息比定期存款高一点,还能提前兑取,国家兜底,放心;还有黄金,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4月的数据显示,咱们的黄金储备已经到2366吨,黄金这东西,不管市场咋波动,关键时刻能避险,手里留一点点(比如几克金饰或者纸黄金),心里也踏实。
往后十年,别再想着“靠钱生钱赚大钱”,而是先保证“手里的钱稳得住”——应急备用金打底,再配点国债、黄金,就算遇到行情不好,也不用怕存款贬值、投资亏光,日子才能稳得住。
其实李嘉诚说的“硬通货”,从来不是让咱们去追啥风口、赚快钱,而是把日子过踏实的“根本”。健康是1,没它啥都白搭;技能是底气,有它饿不着;抗风险组合是后路,有它不怕慌。这四样东西,不用你有多大本事、多有钱,只要平时多注意、多积累,就能攥在手里。往后十年,别总盯着房子涨不涨、存款贬不贬,把这四样握紧了,日子自然过得安安稳稳,一点不慌。
发布于:山东省启泰网-股票如何配资-最新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